首页
升本指南
院校招生
升本培训课程
直播课程
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管理学 机械设计基础 数据库原理
学员风采
在线报名
报考流程
  • 报考阶段

    选取专业 - 专业计划 - 自考报名

  • 备考阶段

    考试安排 - 购买教材 - 在线学习 - 参加考试

  • 毕业阶段

    成绩查询 - 毕业申请

202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专升本《经济学基础》考试大纲
来源:本站 浏览次数:1066次
发布时间:2021/10/15

202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专升本《经济学基础》考试大纲

一、考试形式:笔试(闭卷)

二、考试时量:120分钟

三、卷面分数:100分

四、考核内容与要求

第一章  导言

1.考核内容

(1)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:稀缺性;选择与资源配置;资源利用;经济学十大原理。

(2)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:微观经济学;宏观经济学;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

(3)经济学的研究方法: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; 实证分析的方法; 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

1. 考核要求

(1)理解: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以及两者的联系。

(2)掌握: 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,经济学的研究对象:资源利用和配置以及资源的稀缺性。

(3)了解:经济学的研究对:经济学十大原理。

第二章  需求、供给、价格

1.考核内容

(1)需求与供给:需求与供给的概念,需求的基本理论,供给的基本理论。
(2)均衡价格:均衡价格的形成,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。

(3)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: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,价格机制的缺陷,价格政策。

2. 考核要求

(1)理解:需求与供给的概念,需求的基本理论,供给的基本理论。

(2)掌握:均衡价格的形成,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。

(3)了解: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,价格机制的缺陷,价格政策。

第三章  弹性理论

1.考核内容

(1)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。

(2) 需求收入弹性、需求交叉弹性、供给弹性的计算。

(3)弹性理论的实际运用。

2. 考核要求

(1)理解: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。

(2)掌握:需求收入弹性、需求交叉弹性、供给弹性的计算。

(3)了解:弹性理论的实际运用。

第四章  消费者行为理论

1.考核内容:

(1)欲望与效用的概念。

(2)边际效用分析方法,及其与消费者均衡之间的关系。

(3)边际效用递减规律,需求定理。

(4)无差异曲线,消费可能性线。

(5)无差异曲线分析,及其运用其进行消费者均衡分析。

2.考核要求:

(1)了解: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线,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线

(2)理解:边际效用分析方法,及其与消费者均衡之间的关系。

(3)掌握:无差异曲线分析,及其运用其进行消费者均衡分析,效应的概念。

第五章  生产理论

1.考核内容:

(1) 生产的概念与生产函数。

(2)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,如何应用其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。

(3) 规模经济的概念,以及如何根据规模经济确定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。

(4) 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。

2.考核要求:

(1)了解: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。

(2)理解:生产的概念与生产函数;规模经济的概念,以及如何根据规模经济确定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。

(3)掌握:边际收益递减规律,如何应用其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。

第六章  成本与收益

1.考核内容:

(1)短期成本分析:短期成本的概念与构成。

(2)长期成本分析:长期成本的概念与构成。

(3)收益与利润最大化: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。

2.考核要求:

(1)了解: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。

(2)理解: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概念与构成及相互关系。

(3)掌握: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。

第七章  厂商均衡理论

1.考核内容:

(1)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: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。

(2)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: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。

(3)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: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。

(4)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: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。

2.考核要求:

(1)了解: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: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。

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: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。

(2)理解:短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: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;

(3)掌握: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: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。

第八章 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

1.考核内容:

(1)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区别。

(2)国内(民)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:生产法和收入法。

(3)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。

(4)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。

2.考核要求:

(1)了解: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。

(2)理解: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区别;国内(民)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:生产法和收入法。

(3)掌握: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。

第九章 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

本章要求考生主要掌握收入循环流量模型、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、三部门及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、总需求—总供给模型。

1.考核内容:

(1)均衡产出的概念。

(2)两部门、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。

(3)两部门、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的计算。

(4)总供给与总需要的概念以及几种典型的供给和需求曲线。

(5)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对GDP的影响。

2. 考核要求

(1)了解:两部门、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的计算,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。

(2)理解:两部门、三部门经济中国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,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对GDP的影响。

(3)掌握:总供给与总需要的概念以及几种典型的供给和需求曲线,均衡产出的概念。

第十章 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

1.考核内容

(1) 失业理论。失业率的概念,失业的分类与原因。

(2) 通货膨胀理论。通货膨胀的度量,通胀的分类与原因。

(3)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。菲利普斯曲线。

2.考核要求

(1)了解: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分类。

(2)理解: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。

(3)掌握:通货膨胀的概念及成因。

第十一章  宏观经济政策

1.考核内容

(1)宏观经济政策概况:宏观经济政策分类,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义,两者的区别。

(2)财政政策:财政政策的内容、运用及其作用效果

(4) 货币政策:货币政策的内容、运用及其作用效果

2.考核要求

(1)了解:宏观经济政策的分类,宏观经济政策效果。

(2)理解: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与概念。

(3)掌握: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、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。

五、题型

单项选择题30分(每题3分);   多项选择题15分(每题3分);

名词解释题15分(每题5分);   论述题15分   (每题15分);

判断题12分   (每题2分);   计算题13分  (每题13分)。

六、参考教材

1、主要教材:梁小民主编《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(第三版)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4年07月 

2、参考教材:高鸿业 主编《经济学基础(第二版)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  2016年10月

免费领取1V1咨询体验
专科院校:
专科专业:
手机号码:
最快24小时内有老师专业辅导咨询。
Copyright © 楚晟教育 2021.All right reserved. Powered by 楚晟教育
湘ICP备20012689号 Powered by SIYUCMS